公告:网站目录为广大站长提供免费收录网站服务,VIP会员每天提交网站30、文章30免审核,快审服务(10元/站),可自助充值发布。

点击这里在线咨询客服 点击这里在线咨询客服
新站提交
  • 网站:280
  • 待审:0
  • 小程序:12
  • 文章:11795
  • 会员:39

一场精准的输出,一次扬名立万的尝试

要说哪部影票是这个11月最火的,那非是《扬名立万》莫属了。这部电影一上映就收获了超6亿元的票房,豆瓣评分一开分就是7.5,现在还上涨到了7.6,可见是口碑、票房双丰收。

导演刘循子墨借着电影角色陆老板的台词说出了心声:“这电影拍成了,咱们扬名立万。”

一、一次目标精准的输出

这是一次目标精准的输出。瞄准的就是年轻观众。

时下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剧本杀,在这部电影里有随处可见的影子。

背景: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,一个杀人密室,一场剧本会,一桩震惊上海的命案。

人物:一群衣着光鲜、内里落魄的电影人,有揭发内幕被迫转型成编剧的前记者李家辉,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出来拍戏的过气女明星梦蝶,从好莱坞归来的武替小达,没戏拍的烂片导演郑导,过气的默片皇帝关老师,还有一个大佬投资人陆老板、一个警局小文员大海,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凶手齐乐山。

悬疑:暴雪山庄、密室杀人、本格推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首度把编剧从幕后请到台前,《扬名立万》也对编剧的作用进行了强调。电影迂回曲折的翻转就像是编剧的一场游戏:

开明宗义,开头没几分钟,李家辉就看到了绑在椅子上锁链,让所有人惊慌失措,惊呼“凶手竟在我身边!”;片程过半,场景转换到楼上大厅,血淋淋的杀人场景暴露在大家面前,所有人再次惊慌失措,“我竟然在杀人现场!”随着剧情的推演递进,真相一个一个被挖掘,又一次次被推翻。大家逐渐发现,在场所有人,已被牵扯成局内人,谁也逃不掉了。

大家在看电影的同时,也好像经历了一场剧本杀,大家代入角色,经历了一场2小时的惊险、推理、阴谋、秘密。难怪有网友说:喜欢剧本杀的朋友一定要冲!

一场精准的输出,一次扬名立万的尝试

影片里最出彩的角色就是李家辉了,作为编剧,他成为拨开云雾、挖掘命案真相的主力,身体力行推动剧情发展的主线;更是胆识过人、争取大家支持成就电影拍摄的主心骨,也是这群电影人里与杀手和夜莺产生极大共情、牵动观众情感情绪的主要角色。

要是剧本杀抽到这个角色,应该很过瘾吧!

二、有对比没伤害——《利刃出鞘》和《扬名立万》比比看

看的时候我就想拿《利刃出鞘》和《扬名立万》对比着看。为什么想到《利刃出鞘》呢,是因为这两部剧有挺多相似之处。

首先,故事成因上,都是密室杀人案件。都有一群人被迫关在一个密室的设定。

再者,悬疑制造上,都在故事前半段交代了凶手身份,需要推理的并不是凶手而是动机。

第三,结局翻转上,都安排了两重反转,情理之中、意料之外。

剧情:谜底写在谜面上

先简单说一下《利刃出鞘》(Knives Out)剧情吧,2019年1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,该片围绕着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家族展开,富豪小说家哈兰·斯隆比在85岁生日的第二天,被发现在自家庄园离奇自杀,遗留了亿万遗产。大侦探布兰克(丹尼尔·克雷格饰)此时被匿名雇佣调查此案。与此同时,哈兰的孙子兰森(克里斯·埃文斯饰)也正在秘密调查此案。布兰克逐渐发现哈兰家族并不和睦,人人都有秘密,人人都渴望遗产,人人都有谋杀嫌疑。随着遗产继承人的出现,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。(没看过的要去看,我不剧透)

可以看到,这是一个典型的阿加莎·克里斯蒂式的侦探小说。

不会有人不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谁吧?她是的英国推理小说作家,和松本清张、阿瑟柯南道尔并称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宗师,创造了“暴风雪山庄模式(又称孤岛模式)”、“乡村别墅派模式”以及“童谣寓言模式“等多种推理小说写作模式。她塑造的大侦探波罗、马普尔小姐等侦探形象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、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等作品脍炙人口,至今深入人心。

说回电影,这种类型的电影一般叫 Whodunnit——顾名思义,以挖掘凶手为主线开展故事。

但是《利刃出鞘》开头就交代了凶手身份。凶手成了谜面,“如何实现”(Howdunnit)成了谜底。在这样的故事里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个人都有杀人的嫌疑。通过人物对话和行为的描述,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
《扬名立万》也有类似的观感,凶手脚上的大铁链子像是一个鲜艳的批注,一开头就把谜底透露了。余下的时间,大家开始根据李家辉的层层逼问,在杀手破绽百出的回答中,一步一步接近真相。

但第一层的“真相”却不是最终的事实,这给了观众大量的留白,从这一还未封闭的缺口进入,“勾引”观众继续观看、继续跟着影片探寻“最终的真相”。

一场精准的输出,一次扬名立万的尝试

角色:不是“拳头+枕头”,是人性的力量

推理出谜底固然是目标,但必须要在其中填充大量的资料,引发观众的情感追随,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。这个过程中,角色的塑造就要发挥最大用处了。

《利刃出鞘》的对比是横向的。哈兰一家人是美国的精英阶层,表面光鲜靓丽实则虚伪肮脏,以他们相对应的,玛尔塔是外来移民、代表底层大众,真诚善良。好人、坏人昭然若揭,观众心理的天平自然倾斜给了玛尔塔。

在《扬名立万》里也存在这样的对比。但是这个对比是纵向的,存在于每个角色人物的发展变化中。比如喻恩泰饰演的导演郑千里,初出场是个骄傲自矜、见风使舵的导演,拍一部烂一部,是个“票房毒药”。但随着剧情的展开,我们发现他是个深谙当下电影营销套路的“职场人”,是为了救关老板(甚至不是友人)随机应变扇了一巴掌的“机灵人”,也是为了真相不顾一切也要拍摄影片的“性情中人”。这些逐渐丰富的情节,让这个角色丰满起来。

还值得一提的是,邓家佳饰演“冷艳女星”苏梦蝶,有姿色、有坎坷、有真情,在《扬名立万》里,苏梦蝶一开始被塑造成仗着姿色摆架子,靠桃色新闻上位的虚荣女明星,但实际上她确是被前夫勒索、迫不得已出来拍戏赚钱养家,她要经受职场上男人的言语骚扰,事业上只能出演花瓶的困扰,但依然是努力工作、奋力生活的人。苏梦蝶的里外差距,邓家佳演的可谓收放自如。

影片创作者正是借着她的嘴说出了片中最女性主义的话:“一个女孩子,想要在舞台上唱歌,怎么了?”这是一个女性对另一个女性的共情,这句话也让悬疑紧张的剧情增添了一抹温情的亮色。

一场精准的输出,一次扬名立万的尝试

悬疑:谁是那个踩灭火苗的人?

《利刃出鞘》中有一句话:真相固然重要,不过比它更重要的是知道真相后该做些什么。在电影结尾,一切真相被揭开。布兰克从毒理学报告结论中推理出整个案件的真相,将凶手绳之以法,还给玛尔塔一个清白。一切真相大白,好人得以昭雪,还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成为富人。像是看完了一个爽剧,让人愉悦。

《扬名立万》的结局就要复杂的多。电影安排了一个看似开放的结局,以杀手的死为代价,这群人逃出生天,并以此为蓝本拍摄了电影;排除万难得以上映,却在电影院发现疑似夜莺的人,李家辉伸出去又停下的手,说明他已经理解了杀手的心意:所有的谎言都是为了保护她,真相就是真心。

可这也并不是结局,摄影馆无人认领的照片和报童一闪而过“两船相撞无一生还”的新闻,正暗示观众,另有踩灭火苗的人,电影人们都被屠戮殆尽。

而杀手杀死长官时,长官说自己是踩灭火苗的人,杀手说自己也是“踩灭火苗的人”,这句话留给观众无限遐想。到底谁是踩灭火苗的人?——这也许是电影留给观众的一个谜题吧。

分享到:

  guduadmin

注册时间:

网站:1 个   小程序:3 个  文章:12 篇

  • 280

    网站

  • 12

    小程序

  • 11795

    文章

  • 39

    会员

赶快注册账号,推广您的网站吧!
热门网站
最新入驻小程序

数独大挑战2018-06-03

数独一种数学游戏,玩家需要根据9

答题星2018-06-03

您可以通过答题星轻松地创建试卷

全阶人生考试2018-06-03

各种考试题,题库,初中,高中,大学四六

运动步数有氧达人2018-06-03

记录运动步数,积累氧气值。还可偷

每日养生app2018-06-03

每日养生,天天健康

体育训练成绩评定2018-06-03

通用课目体育训练成绩评定